向雷锋看齐,铸青春担当

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    大家好!我是高一(2)班的彭睿杰。今天,我站在国旗下,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的话题——雷锋精神。60多年来,雷锋的名字始终镌刻在时代的丰碑上,雷锋的精神跨越时空,成为一代代青年心中不灭的明灯。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,我们该如何让雷锋精神在青春的热土上生根发芽?我想用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勉:传承、践行与超越。
    一、传承精神,让信仰的种子破土生长
   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: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,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。”这句话穿过岁月,直抵人心。今天的我们或许不再需要补丁摞补丁的袜子,但艰苦奋斗的底色不能褪去;我们或许难以复刻“雨夜送大娘”的场景,但无私奉献的情怀必须传承。
   从在教室中主动捡起一片纸屑,到为生病同学整理课堂笔记;从为社区老人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,到在环保活动中弯腰拾起垃圾——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,正是新时代对雷锋精神传承的生动诠释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”精神的传承就藏在日常的细节里。
    二、践行担当,用行动书写青春答卷
   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,一个又一个年轻的身影用直播助农发展;在科技创新的实验室里,少年们为攻克“卡脖子”难题挑灯夜战……这些新时代的“小雷锋”告诉我们:践行雷锋精神,既要脚踏实地,也要仰望星空。
    作为高中生,我们可以在课业帮扶中成为“移动的辅导站”,在校园义卖中化身“爱心传递者”,在社区服务中担当“文明守护人”。当我们将个人成长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,平凡的日常就能绽放非凡的光彩。
    三、超越自我,以创新诠释精神内核
    雷锋精神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。在数字化浪潮中,我们可以用编程技能搭建公益平台;在人工智能时代,我们能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;在全球化背景下,我们更要以开放的胸怀将助人之心播撒向更远的地方。
    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用创新思维为雷锋精神注入新的活力。这启示我们:真正的传承,需要与时俱进地创造。
    老师们、同学们,站在飘扬的国旗下,我们不仅是雷锋精神的聆听者,更应该是传播者、践行者。让我们以青春之名承诺: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,在需要的地方牢牢扎根;当一朵奔涌向前的浪花,在时代的江河中奋力前行!
    最后,请允许我用雷锋同志的话结束今天的演讲:“青春啊,永远是美好的,可是真正的青春,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,永远忘我劳动的人,永远谦虚的人。”让我们共同努力,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,为我们的学校、我们的社会、我们的国家,贡献出我们的青春力量。
  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